灌浆料冬季施工问题说明
冬季施工,灌浆料冬季施工防冻很关键,不然不利于灌浆料后期强度的增长,日平均温度低于5℃时算为冬季施工。冬季施工时,灌浆料、拌和水及养护措施应符合现行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(GB50204)的有关规定和GB/T50448-2015的相关规定。
冬季施工灌浆后24-36小时不可受到振动,以避免损坏未结硬的灌浆层,拆模后水泥基灌浆材料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大于20℃时,应采用保温材料覆盖养护。
参考GB/T 50448-2015,拆模和养护时间及环境温度的关系
日气温(℃) |
拆膜时间(h)
|
养护时间(h)
|
-10~0
|
96
|
24
|
0~5 |
72
|
10
|
5~15
|
48
|
7
|
≥15
|
24
|
7 |
冬季施工时的措施:
1.尽量用温水润湿基础表面,但灌浆前表面不得有明水和冰冻层。如有条件对基础进行升温(≥10℃)效果更好;灌浆前应采取措施预热基础表面,使其温度保持在10℃以上,并清除积水;
2.应采用不超过65℃的温水拌合灌浆料,浆体的入模温度在10℃以上;
3.灌浆完毕后,待灌浆料表面微干,应严密铺盖塑料薄膜进行养护,防止浆体水分蒸发。
4.养护方面:温度低于5℃时应在塑料膜上覆盖棉被,草帘,苫子等保暖措施。
如有条件可在其表面覆盖电热毯或用碘钨灯照射或暖棚法升温(将被养护的混凝土构件或结构置于搭设的棚中,内部设置散热器、排管、电热器或火炉等加热棚内空气,使混凝土处于正温环境下养护的方法。)施工来提升灌浆料的早期强度;另外,冬季灌浆料严禁在未凝固情况下在灌浆料表面洒水。
5. 除做好升温措施之外,受冻前,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抗压强度不得低于5Mpa。
6. 灌浆料存储时应放置到干燥处,做好防潮、防水、防晒措施。